東北角區客家地區的空間與建築表述

東北角區客家地區的空間與建築表述(雙溪區、貢寮區、瑞芳區)

行政區域

編號

地區

建築名稱

建築類型

雙溪區

1

雙溪

石頭厝

民居

2

內厝

簡氏公廳與石梘構築

祠堂

3

魚桁

呂氏孝思堂

4

泰平

總爺祠與紅壇

廟宇

5

魚桁

福德正神廟

貢寮區

1

挖仔港

東興宮與福德廟

資料來源:本研究田野採集。

東北角客家賴以遮風擋雨的傳統聚落民居,也就是一般的民厝仔,大體上與宜蘭民居較為接近。基本上,東北角客屬民居與當地福佬民居,都是基於同樣的風土狀況,尤其是擋風設施及石牆應用,致使在形式與建材上差異不大。

1、雙溪區

(1石頭厝

東北角客屬聚落中所見的傳統民居,在各屋間屋頂之間,高低層位落差不大,這是早期適應茅草覆屋的結果。進深跨距較寬的護龍橫屋,相當簡短或不設,正身兩旁與橫屋護龍交接之處,有設石造導水槽,屋簷下端常見有擋風的女墻。本地客屬的雙溪鄉內厝呂氏公廳、大坪曹氏公廳,其原有格局,可為上述民厝仔的典範。

在東北角地區所見的民居形式,可針對房屋構築的風土俗稱,包括石頭厝、架筒厝、土墼厝、茅草厝等,認識其樣貌。基於建材取得,以及較有利於承重所需的石砌牆垣,本地無論福佬及客裔,無論臨海或是近山,普遍有以石頭厝作為主流的居屋形式。

不過,諸如居地較靠近山腳的客家早期民居,比較盛行以竹木搭建屋架與牆柱,再以木板片拼組牆面的架筒厝。除此之外,東北角地區亦有少量的土墼厝以及筆筒樹應用,大都是在主屋旁,增建「閒間」或附屬小屋時,一種簡易興築的屋舍形式。

在這些民居外觀上,常見女兒牆的構件應用。女兒牆疑為福佬話「雨籬牆」的諧音用詞,是設置在屋檐上方的屋頂面下緣,壓緊屋頂鋪面,以阻擋風襲,並且將雨水導向屋檐兩端並落下地面的矮牆。若以南靖梅林客屬魏氏叢聚的福隆村為例,早期女兒牆是以石頭平砌而成,至於經濟較佳的家屋,則改以磚造及水泥修面施作女兒牆。

因地制宜的在地土石與草木,構成早期東北角客屬常見的民居建材應用。當然在福佬這邊,也有同樣的取材於自然的風土應用。不過,若要論及相當罕見的「石梘」,以及舂泥為牆的版築夯土之「土牆」,可以說目前僅在東北角的客家民居中,有此建材應用。

以打石築砌屋宇,這是從北濱直到東北角地區,乃至宜蘭北部近山常見的民居景觀。石頭建材的盛行,除了石材取得方便的條件之外,打石匠與濱海氣候的因素,亦為石材得以在這裡流傳的主因。除此之外,石材亦運用於鋪路、架橋、堤岸、水梘及石駁等營造施作上。打石較精緻的匠師,據稱早年在挖仔港頗多。現地遺存的石頭屋數量不少,部份的早期舊廟中的打石廟堵與獅座,散置於挖仔港聚落的不顯眼處,作工頗為精美。

東北角打石建材在俗稱上,計有粉肝石、粉岩、白砂()、青麻石、砂岩等數種。有以「粉肝石」建屋的,粉肝石易斷且色澤較暗。「粉岩」,故名思義質地是屬粉沙的劣等石材,可打製成駁坎或鋪路石板之用,比較不適合充當建材使用。耐高熱的「白砂」則是造窯用石,但是不耐風雨日曬,更不宜充當建材。其他尚有相當堅固的,且據稱購自原鄉的「青麻石」。

石頭牆壁處處盛行,砌法有斗仔砌、平砌、亂石砌以及少數的斜砌。如竹片交編的斗仔砌長石,稱「篾仔料」,垂直擺放在篾仔料之間的短石,其舊稱據報導已不記得了。至於,牆體以竹管組砌的,或是以漳州人所稱「筆筒樹」,而在本地泉州安溪人又稱「山棕」,所構築的鄉間寮舍,在昔日的東北角極為常見。

在土造民居方面,據客裔的描述的土墼厝,在局部聚落中尚有殘留。也有以長版框成,再將土方倒入與夯實,以此納熱較佳的舂泥牆,築成主屋的施作經驗。俗稱「土牆」的這種土造屋舍,至少在貢寮鄉的油車與內隆林的客屬報導中,曾經在過往的東北角民居群裡,佔有一席之地。

(2內厝簡氏公廳與石梘構築

在走訪本地的客家聚落,如內厝簡氏與大坪曹氏的叢聚地,頗為意外發現一種長達6公尺以上的石槽,其一體打成的造形與壯觀程度,令人驚嘆不已。更令人意外的,是這些當地俗稱「石梘」的石槽,竟然是擺放在瓦房屋頂上的排水構件。

東北角民居的格局,常見的是正身與雙護龍的合院組構,石梘就擺置在合院的正身與護龍之間,屋頂面的銜接處。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在走進毀棄的內厝公廳遺構之中,看到了與房間進深同長的石梘,這麼重的石梘,竟然是這樣安穩的擺放在屋頂之上。

中央用一根接近三公尺長的石條,將石梘撐起於地面。正身來的雨露洩流至槽中,再流向兩端,經由端點下方穿洞的洩水口,將雨露排放至屋外。這樣的石梘有多少好處,一是避免正身排水侵損護龍,其次是讓正身牆壁可更自由的向上增高,三則是讓後人讚嘆與憑弔。要製作如此壯觀的石梘,傳聞是至遠處山上的採石場,直接的在當地打製完工,然後再集合族人之力,搬至聚落中備用。

在屋頂上,擺設又長又笨重的石梘,似乎是在東北角直到宜蘭的整體民居中,據此生成的或是以此指認這些民居的指標。離開東北角,就沒有見過這樣的石梘,這樣的屋頂構法。諸如在北濱至基隆一帶所見的合院建築,正身與護龍的銜接,是直接的如榫接般的插入,也就是以「牛馬樑」的木構屋架,從內部將正身與護龍連接在一起。

(3魚桁呂氏孝思堂

東北角客家所築祠堂,以魚桁呂氏孝思堂最具代表性與觀賞價值。宜蘭線火車往南過了雙溪火車站,很快的就會看到這棟有歷史的客屬祠堂。祖祠孝思堂內的「大牌」,是渡台祖十一世呂志廣等,自原鄉攜來供奉的神主牌位。

依據古譜記載及祖傳慣例,呂氏祠堂內與墓牌上的堂號並不一樣。祖祠大牌上書寫的是「河東堂」,墓碑鑲刻的是福建地望「詔安」或「詔邑」。又由於呂氏浙江開基為祖謙,世居浙江婺洲金華,故而在孝思堂內的大橫匾內,寫有「金華衍派」四字。呂家祖牌的女姓先人,名字不乏寫有「妹」者,呂氏後裔認為此亦是與客籍有關的線索之一。

孝思堂的創修歷程,大致是從開基時期闢建的草房祖厝說起。然後在日治之後,改建為石造宗祠。時至近20年間,又陸續的加以增建與維修。

在昭和4(1928)呂氏派下,將孝思堂從原有的草房,新築為有兩扇石造圓窗的石砌宗祠。其後,在民國78(1989),再將宗祠主體的左右石砌外牆,以鋼筋預伴混凝土在內面加厚,以達補強作用。民國80(1991)將大廳屋頂,改鋪為琉璃瓦面,大脊並增剪黏與貼磁磚等裝飾。時至民國83(1994),增建宗祠正身兩端的東西側尾間。又在民國88(1999)針對尾間「室仔」及橫屋,施作琉璃瓦鋪面與剪黏。民國90(2001)將埕場地坪,以鋼筋混凝土鋪面。最近的民國91(2002),更將橫屋及屋後牆壁,貼上方格瓷磚修面美化。

孝思堂的屋架樑木,據聞是購自遠從福建運來的原木。這些原木先以竹筏綁住,拖進孝思堂前方池塘之中,再以最硬的青麻仔石,所製的四座大舂臼,將原木壓進池底淨泡相當時日之後,再取出施作為樑棟。另外,孝思堂的正身牆體部份,是以本地山區開鑿的「青同石」打成石塊,以平砌法砌成,並鑲進兩面打石圓窗。

(4泰平總爺祠與紅壇

在泰平壽山宮向東的雙泰產業道路上,尚有一標識頭圍噶瑪蘭營守備黃泰廷千總,在此開基的「總爺祠」。總爺祠門匾橫書「蘭營守府官」,門聯是「開拓邨基懷德澤,創修祠宇報神恩」,在碑面記有「咸豐二年」字樣,是總爺祠舊廟的創建年代。

再則,在總爺祠的屋後,尚留有一門立於大正6(1917)的「開大坪陰公諸氏」石碑。至於,報導中所稱蘭營守備,豎旗所在的「旗杆地」,遺址尚在大坪田間。臨近則又有庄廟屬性的「紅壇」廟宇,祭祀福德正神、五谷先帝、三官大帝、天上聖母等列位尊神。據現地觀察,紅壇的正門聯對,指出這棟看似平凡的屋舍,實為庄社所屬的祭壇,左右門聯為「今朝酧謝祝平安,昔日祈求蒙吉慶」,橫批為「四序康寧托聖扶」。

(5魚桁福德正神廟

這間古樸的福德正神廟,位於雙溪鄉魚行村山腳的路旁一角。翹脊的打石小祠,襯托後方的山林綠意,景緻頗為雅致。

祭祀圈內的大姓為詔安呂氏,南靖簡氏亦多,其他尚有江氏、廖氏等客屬常見姓氏。根據一旁的福德正神廟寄附芳名碑上所記,興修年代在日治晚期的昭和11(1936)。門聯銘字為「福德千古在,正德萬年興」。

2、貢寮區

(1挖仔港東興宮與福德廟

東興宮主祀林、溫、傅等三府王爺,以及天上聖母。位於挖仔港海邊,幾經興修的廟貌極為醒目。據傳自日治初期,東興宮自基隆和平島社靈廟迎來香火,由福佬籍的吳氏三人,以及南靖梅林客屬魏氏四人,與詹氏、呂氏各一人,合計九位福佬及客裔居民代表,合力將原有茅屋小祠加以改建,並定廟名為東興宮。

檢視這九位代表名單的族群比例,直到目前的魏氏及呂氏,皆承認是客家後裔;詹氏雖有祖譜,但是還需在族群歸屬上給予保留,吳氏則為詔安梅州福佬。這樣看來,這份傳達當時挖仔一帶居民成份的代表名單,顯示的是客屬比福佬人多。

東興宮現今雖已成為福隆村大廟,不過祭祀活動,反而是以東興宮旁的福德廟,及其吃會活動之「土地公福」,更被全村重視。挖仔港福德廟外貌雖不顯眼,卻是福隆村中最具聲望且歷史最久遠的地方公廟。從祠內壁面鑲嵌的捐獻芳名榜中,可見魏、呂、簡等客屬姓氏。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