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modname

首頁 > 開拓家族 > 開拓事蹟

雙和客家文化資源區

撰稿人:廖倫光

 

雙和客家文化資源區(中和區、永和區)

行政區域

編號

地區

姓氏

祖籍

中和區

1

頂秀朗

范氏

汀州府永定縣

2

南勢角

游氏

3

虎頭厝

漳州府詔安縣

4

中和

呂氏

漳州府詔安縣二都河尾

5

牛埔

江氏

汀州府永定縣

6

枋寮街

林氏

漳州府詔安縣

7

外南勢

簡氏

漳州府南靖縣

永和區

1

永和

呂氏

漳州府詔安縣二都河尾

資料來源:本研究田野採集。

()中和區

1、頂秀朗永定范氏

《雙和客家,古往今來》(邱彥貴,2007)書中指出,秀朗橋頭的頂秀朗范氏,原籍為汀州府永定縣,其後代子孫分別居住在現今圓通路一帶的牛埔下、景新路底的嶺腳、中和市中心的枋寮街。

2、南勢角永定游氏

南勢角在今中興街一帶有定安堂游氏,原籍為汀州府永定縣。來台祖據稱來台有兩百多年之久,是先至深坑入墾,十四世時轉遷南勢角,上代人拜神明時還用客話。此外,又有南勢角游氏是自石碇永定坑開基,其後再轉至中和。

南勢角游氏是「方游」,另外在華夏工專附近的游氏,則是「才游」或所謂的「奴才仔游」,據前人記述此一分法,傳說「才游」原本是游家的長工,後來「方游」有分財產時給「才游」一份,至此基於感恩之心,長工也改姓為游,但中間的方字改爲才字。

3、虎頭厝詔安游氏

虎頭厝游氏原籍為漳州府詔安縣,游氏公廳取名「樂淡居」,位於黃昏市場的一棟大樓內,也就是在現今的景福里和平街與南勢角捷運站附近。

外南勢角一地主要姓氏有二,早期墾地較少的南靖簡氏偏北,三派不仝祖的詔安游氏在簡氏南向,更南緣則接觸頂南勢的詔安呂氏之地。

4、詔安呂氏

中和與永和呂氏原籍同為漳州府詔安縣二都河尾。報導中的呂氏叢聚的聚落,主要有平原上的頂南勢、外南勢、潭墘、西勢;以及西勢往山區的山腳與山坡地等地。

據頂南勢詔安呂氏報導,其渡臺祖是從土城及板橋,翻山越嶺至中和入墾。最早的祖厝在現今智光商職正對面的農田間,位置在介於中正路與景興街中間那一片土地上。目前「總的」頂南勢呂氏宗祠在現在的華興街巷弄中。

雙和詔安呂氏以往有前往板橋土城之地,與各地族親吃「板橋萬春公」祖公會的情形,地點位於土城的中央路浮州橋附近,也就是當時的海山唱片,現在的海霸王餐廳的隔壁。在幼年時曾經多次跟隨家人前往參加「板橋萬春公」的吃會活動。也有去參加「土城的萬春公」的吃會之說,兩會皆需是同屬的呂氏才能與會的祖公會(呂芳隆報導,2053年生)

雙和詔安呂氏有分派在頂南勢角,今中和南勢角派出所至興南路二段一帶,及三大坵至埤尾一帶的「九房呂」,呂氏聚落群連續分布,最具規模,且山麓有呂氏先人闢建的「烘爐地福德祠」。

在汴仔頭有「五房呂」分衍,並設有長盛樓公廳。另外,在中永和交界的秀朗地區,亦有呂姓家族在此生聚。

5、牛埔永定江氏

圓通路至景平路、景新街分岔口一帶的牛埔、崎仔頭有江氏派下叢聚,原籍為汀州府永定縣。

牛埔永定江氏,約在道光初年自北濱的三芝鄉古庄、興茂店轉自此地落戶。至今牛埔江氏的渡台祖墳,尚在古庄的臨海埔地上。

6、枋寮街詔安林氏

枋寮街林氏原籍為漳州府詔安縣,後裔尚多在此街區散居。牛埔與外南勢交界之處,據報導尚有同此祖籍的林氏叢聚。

7、外南勢南靖簡氏

在外南勢偏北有簡庇玉在此開基的南靖簡氏。據族人所提供的族譜中,記有外南勢簡氏來台祖是十二世祖簡恭質,名志班,諡庇玉,約在乾隆年間渡台入墾。簡氏庇玉公的祖脈是簡德潤二子貴智公後人之十一世法郎公派下三子,來台族裔設有「臺北縣簡庇玉祭祀公業」。

簡氏庇玉公祖厝原在外南勢角,民國51(1962)改遷至中和中興街,其後,祖厝又在民國90(2001),遷於景平路一帶。庇玉公媽祖墳原在林口墓區內,目前遷於八里鄉渡船頭,每年訂於過年之後農曆2月份的第一個星期日,為合族祭掃參拜之日。

外南勢簡氏有公廳,有自家的族譜,亦有拜民主公王之傳統,且有公王神像,由族人虔誠奉祀。

()永和區

1、詔安呂氏

在中永和交界潭墘地區,有詔安呂氏的「七房呂」派下及德榮居公廳,呂氏原籍漳州府詔安縣二都河尾。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