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建築聚落 > 建築特色

客家建築的人文脈絡簡介

撰稿人:廖倫光

客家建築秉持客家人的適應能力,在各地的風土環境中,尤其,是在閩粵之交的客家原鄉,順應山林與丘陵谷地,落實防禦及合族集聚的空間實踐,以在地的土石竹木,與合族同心協力的毅力,完成碩大且樸實的,舉凡稱之為土樓、圓樓、方樓、圍隴屋、圍屋等的風土建築。

客家先民大都來自閩西與粵東,由於人數不多且為了自家安全的考量,「自我防禦的安排,變成民居與聚落的基本要求。伙房建築不止集結成血緣性族群凝聚空間,甚至結合住居、工作與信仰等不同功能,形成複合性民居」(賴志彰,2007:382)。

閩粵客家原鄉的民居形式,具特色者可通稱「圍屋」,舉其要者,有閩西永定等客家地區居多的圓樓;正方形圍合且為通廊式的方樓;半月形而內有二堂或三堂式祖祠的圍隴屋或稱圍龍屋,又有依平面格局而稱圍隴屋為半月樓及福建客家稱之的五鳳樓;房屋背後不帶圍龍的堂橫屋(黃崇岳、楊耀林,2006:15-35)

規模宏偉、功能齊全且大都將祖祠設在中央的客家圍屋,據學者考察閩粵客家地區的研究指出,是具備中原文化傳統,又能結合傳統與創新的風土建築(黃崇岳、楊耀林,2006:14-15、136)。

至於,臺灣客家民居的傳統風貌,據〈建築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指出在於包攏及圍聚的合院型態,包括台中石崗與東勢的圍屋式伙房、高屏六堆地區的圍隴式伙房,皆為顯例 (賴志彰,2007:364)。基本上,這樣強調圍聚的建築規劃,亦與閩粵原鄉一脈相傳,回應了《客家圍屋》指出的:「聚族圍居,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研究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的關聯的「活化石」(黃崇岳、楊耀林,2006:2)。

秉承客家原鄉在於建築上的的人文精神,重視合族同聚及累世同居的臺灣客家,也積極的發展強調防禦,及規模宏偉的在地民居,做為安身立命之所。然而,臺灣北部地區多為丘陵地形,平原狹窄,發展空間有限,因此無法出現閩粵客家原鄉常見的圓樓及土樓這類規模宏偉的建築,而另行發展出較具防禦性的設施,如竹圍、合院、望樓、聚落及居屋外牆設有槍孔等能抵禦外敵的建築形式,甚至透過地形與周圍自然環境態勢,構築成防禦性的空間,為臺灣北部客家別具特色之處。

臺灣客家建築的表現手法,舉其具代表性者有化胎、正身與橫屋交接處的屋頂轉溝、轉廊、正身立面的「五見光」、正身外側屋頂上的落額與落廒構法、正身與橫屋若屋頂同高而設有十字脊之造型交接(賴志彰,2007:364-365)。此外,在整體的聚落建築上,亦與個別民居的圍聚概念相通,採取的是「自主性相當高的團結型圍聚式空間集結,是為客籍村落的特色」(賴志彰,2007:383)。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