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 |
著作名稱 |
作者 |
年代 |
出版單位 |
51 |
「向開發臺北的先賢致敬」─臺北(大佳臘)風雲三百年口述歷史座談會(南區場)紀錄,尹章義主持;江長清紀錄;楊青青整理,台北文獻,170期,頁95-128 |
尹章義 |
2009 |
臺北市文獻會 |
52 |
臺北三百年‧歷史與未來─臺北(大佳臘) 風雲三百年專家學者座談會紀錄,尹章義主持;江長清紀錄;楊青青整理,台北文獻,170期,頁39-68 |
尹章義 |
2009 |
臺北市文獻會 |
53 |
天地會在林爽文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以台北土城大墓公的起源為中心所作的探索,臺北文獻,174期,頁209-238 |
尹章義 |
2010 |
臺北市文獻會 |
54 |
從天地會「賊首」到「義首」到開蘭「墾首」--吳沙的出身以及「聚眾奪地、違例開邊」的藉口,臺北文獻,181期,頁95-157 |
尹章義 |
2010 |
臺北市文獻會 |
55 |
開拓漢人移民史研究的新領域─為陳亦榮的新書寫序,清代漢人在台灣地區遷徙之研究,卷首 |
尹章義 |
1991 |
私立東吳大學中山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
56 |
<為三峽老街民俗村遷建計畫催生>,聯合報,民意論壇專論 |
尹章義 |
1993 |
聯合報社 |
57 |
<台北地名怎麼來的?>,聯合晚報,天地版專欄。 |
尹章義 |
1993 |
聯合報社 |
58 |
<一府二鹿三新莊>,聯合晚報,天地版專欄。 |
尹章義 |
1993 |
聯合報社 |
59 |
<誰先開發台灣─客家人?福佬人?>,聯合晚報天地版專欄 |
尹章義 |
1993 |
聯合晚報社 |
60 |
<客家人,不要做門神族群─朝野各政黨都未照族群比例分配資源,客家族群得不到應有利益>,中國時報十一版時論廣場專論 |
尹章義 |
1994 |
中國時報社 |
61 |
<只要尊重,不要融合─台灣省籍、語群族群矛盾的省思>,中國時報,十一版。 |
尹章義 |
1994 |
中國時報社 |
62 |
<台北晚安>,中國晚報,專欄。 |
尹章義 |
1996 |
中時晚報社 |
63 |
<多元社會已有自然調節機制:台灣的族群問題不嚴重,《族群台灣:族群台灣社會變遷研討會》>,聯合時報,十四版。 |
尹章義 |
1998 |
聯合報社 |
64 |
六堆黨和義員黨的啟示─客家組黨今不如昔,客家雜誌,84期,頁23-25 |
尹章義 |
1997 |
|
65 |
烏來鄉志 |
文崇一、蕭新煌編 |
1997 |
烏來鄉公所 |
66 |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建置沿革篇 |
王世慶 |
1991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67 |
金山鄉志 |
王良行、蔡淵洯 |
2010 |
金山鄉公所 |
68 |
三峽鎮誌 |
王明義 |
1993 |
三峽鎮公所 |
69 |
台北縣鄉土史料 |
台北縣政府 |
1997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70 |
湳雅深丘江氏族譜 |
江璞亭祭祀公業 |
2001 |
自行出版 |
71 |
大墓公呂義亨公義塚公三結會備忘錄 |
呂理字 |
2000 |
臺北雙溪:影印本 |
72 |
北海萬金石 |
李鴻謀 |
1995 |
金山鄉後備軍人輔導中心 |
73 |
重修臺灣府志 |
周元文 |
1710 |
臺灣商務印書館 |
74 |
諸羅縣志 |
周鐘瑄 |
1717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75 |
北客流:臺北客家故事 |
邱彥貴(原著)、杜福安(繪製) |
2006 |
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